丰田23年的电动化技术积累都在这里了
丰田近日在“2020丰田技术空间”活动表示:2020年是丰田的EV元年,到2025年,丰田将在中国推出10款纯电动车型,并在全球实现普及电动化车型550万辆以上的目标。
“丰田环境挑战2050”提出的首要目标便是“新车二氧化碳零排放”,单靠燃油车显然是无法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为此,2017年,丰田公布了到2030年推广普及电动化车型的重要时间节点,即2030年销售的新车中,HEV和PHEV将超过450万辆,EV和FCEV将超过100万辆,电动化车型的总量将超过550万辆。
在油电混合动力车方面,丰田自从1997年推出Prius以来,电动化车型的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1500万辆。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碳减排效果超过1亿2100万吨。
想要实现电动化尽早的全面普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直以来丰田都在摸索中前进。自1997年第一代Prius问世,开启了长达23年的电动化技术的研发,掌握了车辆电动化的三大核心技术——电机、电池、动力控制单元。有了这三大核心技术,电动化车型便可以“举一反三、自由搭配”了。
然而,即便掌握了环保车型的研发技术并不能仅凭一己之力改善全球环境,环保车只有普及了才是真正为环境做贡献,众人拾柴火焰高,必须要联合有相同志向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
基于上述考虑,丰田在知识产权一贯采取开放政策的基础之上,从2015年开始无偿提供氢燃料电池相关的技术专利,并且在2019年,开始无偿提供在HEV开发过程中积累的电机、动力控制单元、系统控制等电动化相关的技术专利约23740项,并提供相关技术产品化的技术支持。
同时,丰田希望把积累的车辆电动化技术,也能够应用到其他厂商的电动化车辆中。因此,丰田将不局限于整车制造,而是通过与众多企业开展合作,作为车辆电动化技术的系统供应商,为全球电动化车辆的普及做贡献。
关于纯电动车的全球化展开,首先要扩大产品阵容,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针对5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GB 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中,特别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丰田的EV电池也能完全符合国标要求。
而随着市场对电动化车型的期望值越来越高,EV普及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大,面对电池容量需求更高的EV车型,以及快速应对各地区的多样化需求,丰田开始同全世界的电池厂商合作,共同构建车辆电动化至关重要的电池供应体系。
在中国,丰田长期以来与一汽集团和广汽集团合资,同时与TMEC以及各个研究开发机构合作。去年7月,丰田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展电池供应和新技术开发,同时开始与比亚迪合作共同开发纯电动车型。10月开始与新中源探讨加强合作,共同开发用户喜爱的,更好的汽车,并推广电动化车型的普及。
到2025年,丰田将在中国推出10款纯电动车型,并在全球实现普及电动化车型550万辆以上的目标。

届时,氢电社会将成为环境保护道路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本文资料来源:丰田官方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