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科技企业第一年,广汽集团放了几个大招儿!

【EV NEWS报道】广汽集团已经不满足单纯作为汽车制造商,而是积极行动向科技企业转型。

7月28日,在2020广汽科技日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与广汽研究院大咖联袂登场,在转型的第一年放出了几个重磅技术大招儿。从车型平台,到动力总成,再到电池技术,无不代表了广汽的核心竞争力和对未来的谋划布局。

解锁前沿科技

平台化和模块化是汽车行业的一大趋势,能够大幅提升零部件的通用性,有效缩短研发周期,实现规模效益,显著降低成本。

广汽研究院首席技术总监、A产品线总监徐仰汇率先出场,展示了GPMA广汽全球平台模块化架构的超强实力。

GPMA架构可以看作是广汽集团造车理念的一次全面升级,标志着传祺品牌进入了全新的平台化、模块化造车时代。这个面向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开发的平台化模块化架构,涵盖轿车、SUV、MPV、PHEV、HEV等车型,动力系统包括传统燃油发动机,PHEV、HEV等混动模式。围绕“活力、节能、可靠”三大核心点打造,实现了年轻造型、驾控、智联、低油耗、混动化、可靠性、柔性化生产、安全性、健康舒适和国际化等十大领域的进化升级。

GPMA架构的目标是打造全球化的产品,基于GPMA架构打造的新车也会符合各国准入法规,左右舵车型同时兼容,满足严苛的全球安全标准和排放标准,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经历4年的发展,始终围绕“全面电气化架构、以用户价值体验为中心” 两大核心理念开展设计和研发,广汽研究院首席技术总监、E产品线总监李罡为我们解读了广汽纯电专属平台GEP的特点。

第二代GEP平台经历了30个月的开发周期,衍生车型可覆盖A0-C级,续航范围从300-700km,并能够实现L3级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第一代GEP平台的代表就是我们熟悉的GE3;而第二代的GEP平台则开启了“AION”时代。

GEP平台已进入2.0时代,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看到了包括“N合一”超融合动总架构、超10层绕线hair-pin等先进技术,电机最大效率超过97%。同时,高能量密度电芯、高集成无模组架构、高精度BMS控制、高容量电池包结构的应用,打造出四维能量高续航电池系统,以及低于百公里12度电的超低电耗,同时通过高压平台、大功率充电等技术,解决充电痛点。GEP2.0平台运用高轴占比优势打造出超大空间,运用全铝架构、空气流场管理等技术,让高性能电动车具备更舒适、更智慧的出行体验。

广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动力总成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吴坚带来了全新一代动力总成背后的故事。

广汽第三代发动机热效率超过40%,升功率达100kW/L,扭矩达200Nm/L,而第四代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42%,这是目前世界汽油机产品热效率的顶尖水平。七速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则凭借完全自主化、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技术实力,在汽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世界十佳变速器”评选中,荣膺“世界十佳变速器”称号。广汽自主开发的第二代电液控制系统,应用多目标压力控制、双泵分时控制、分段式流量线性控制等最新技术,为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汽车行业的相关技术空白。

下一步,广汽将启动面向2025年的电气化、模块化动力总成平台,启用大数据分析和动力总成智能控制策略,满足油耗低、排放低、动力强等需求目标。为传祺中大型车打造油耗低于4L/100km且动力强劲充满驾驶乐趣的动力总成产品。

在打造汽车最强大脑方面,广汽研究院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研发总监张雄介绍,ADiGO 3.0系统在自动驾驶系统、智能物联系统、人工智能三大方面迎来了全新升级。

ADIGO系统可以看作全车的神经网络,是GPMA架构的一部分。涵盖了“ADiGO自动驾驶系统”与“ADiGO智能物联系统”两大功能板块,功能上将推出包括车载微信、人脸识别、无感充电体系、车载小游戏等。

自动驾驶行车方面,升级后的自动驾驶系统通过23个智能传感器搭配高精度地图,能够实现高速公路L3级自动驾驶体验。高速公路的Hands off脱手功能,可解放用户手脚,舒缓驾驶疲劳。

自主泊车系统通过手机一键遥控完成泊车和接乘,实现了长距离、跨楼层L4级别的低速自动驾驶。

全新升级的智能物联系统,在硬件方面搭载了运算能力更强的高通骁龙8155车载硬件平台;基于集成5G V-BOX的车载智能通讯系统,打通了5G互联数据通道,可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升级。

ADiGO 3.0系统将加大人工智能技术与汽车出行的融合,目前已经实现了在自动驾驶、AI智能伙伴、驾驶员识别等方面落地,依托云平台、大数据技术,融合车辆数据、生态资源,实现车载场景下千人千面的内容服务推荐,构建智能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专属出行服务。

氢能,目前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 据广汽研究院广汽燃料电池乘用车项目总监任强介绍,首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Aion LX Fuel Cell基于广汽GEP 2.0平台开发,搭载了自主集成开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通过燃料电池系统和动力电池系统组合,可输出超过150kW功率,永磁电机最大扭矩达350N·m。

Aion LX Fuel Cell搭载的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超过68kW,最高效率达62.2%,两个70MPa的高压储氢罐容量分别是53L和77L,最多可存储5.2kg的氢气,加满氢气NEDC工况续航里程超过650km,在零下30℃的环境中,无需外部热源即可实现一键冷启动,续航里程不缩水。

在原车型五星级安全基础上,增加并通过了32km/h侧面柱碰撞和80km/h后面碰撞的考验,整车外排生成物仅有纯水,滤芯可过滤99%可吸入颗粒物,可谓终极环保。

作为“压轴”,广汽3DG石墨烯制备技术正式亮相。广汽研究院先导技术部长裴锋介绍了这项技术的研发之路。

广汽集团从2014年开始研究石墨烯的大规模制备,已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3DG石墨烯制备技术,并且还将石墨烯材料应用在快充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锂硫电池和轻量化车身材料等多个领域。

3DG制备方法简单、稳定、高效,得到的三维多级孔结构石墨烯能有效克服成本缺陷,生产制备成本可达常规制备方式的1/10。基于石墨烯优良的导电性和特殊的三维结构,广汽开发了一款超级快充电池,它可以做到8分钟充满80%电量,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200-300公里。目前,广汽已从电芯、模组、搭载整车多个层面初步验证石墨烯技术。

广汽3DG石墨烯制备技术具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已经形成初步的工艺包和工程能力,在下游应用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冯兴亚介绍,为了更好地推进石墨烯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将以广汽投资+员工持投的方式,共同成立一家石墨烯高科技产业化公司。创新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不仅有助于科技创新,还可以帮助年轻的科技人才达成创业梦想。

“e-TIME行动”计划

在去年11月的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首次联合广汽传祺、广汽新能源大自主板块发布了“e-TIME行动”计划。

e-TIME行动中的e是Experience,代表顾客体验,T则代表了Technology,即科技创新;I是Intelligence,代表智能网联;M是Manufacture,代表智能制造,E是Electrification,代表电气化。广汽集团的目标是在2025年全系车型实现电气化。

广汽集团一直以来大力推动汽车向低耗高效发展,除了不断提高传统发动机的热效率,还将基于三电核心技术,全力打造弱混、强混、插混、纯电和燃料电池等多款动力总组合。

1.jpg

在新能源车方面,广汽集团已经陆续推出GE3、Aion S、Aion LX、Aion V四款电动车。未来还将以每年至少推出两款纯电动新车的速度,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

此外,广汽集团也在探索氢燃料电池车技术,完成多台样车试制,2020年将实现燃料电池车的示范运行。

底气源于实力 

电动化是汽车的未来,哪家车企若不加快转型,就会变成当年的诺基亚。

广汽集团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实力。广汽研究院成立以来,历经14年的正向开发,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并行,已经具备了完整的整车和整机开发能力,构建了“广州总院+北美三地研发中心+上海前瞻设计工作室”的全球研发网格局。

目前,国际化研发人员已经超过4300人,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00亿元。2019年,广汽集团新增专利申请1455件,累计专利申请6079件,新增专利授权数799件(其中发明专利166件),累计专利授权数3723件(其中发明专利575件)。

2019年,以广汽研究院为核心的广汽集团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国家级评比中名列全国第六、汽车行业第一。

透过广汽科技日,广汽集团的转型绝不是空喊口号,巨大的科技研发投入已转化出累累硕果,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广汽集团将构建起更全面领先的电气化技术生态。

本文由 EVNEWS 作者:孙华 发表,其版权均为 EVNEWS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EVNEWS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7

发表评论